早上刷牙出血、牙龈又红又肿?别以为是小问题,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警告。作为口腔健康的“隐形”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%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,告诉你如何识别、预防和科学应对牙周病。
1. 刷牙见红:牙刷上沾血或吐泡沫带血丝,这是牙龈发炎的明显信号。 2. 持续性口臭:即使用漱口水也难消除,源于细菌在牙周袋内繁殖。 3. 牙龈变形:健康的牙龈应该紧贴牙齿,如果变得圆钝、肿胀甚退缩,就要警惕了。 4. 牙齿变长: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,冷热敏感随之而来。 5. 咀嚼无力:咬东西时牙齿发软,可能预示牙槽骨已被。
很多人疑惑:“我每天刷牙两次,怎么还会得病?”事实上,牙菌斑会藏在牙刷难以清洁的牙缝和牙龈边缘处,24小时就会硬化成牙结石。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,必须通过洗牙才能清除。另外,吸烟、糖尿病、长期熬夜等都会加速牙周组织。
阶段:基础治疗 超声波洗牙配合手工刮治,清除牙龈上下的牙结石,相当于给牙齿做“深度大扫除”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通常不需要麻醉。 第二阶段:药物治疗 针对中重度患者,医生可能会在牙周袋内放置抗菌凝胶,或开具短期口服抗生素。注意!千万不要自行购买药使用。 第三阶段:维护治疗 即使症状消失,每3-6个月也要复查一次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研究表明,坚持维护治疗的患者,牙齿保留率能提高80%。
1. 升级清洁工具:改用小头软毛牙刷,配合牙缝刷清理牙龈三角区。 2. 掌握“巴氏刷牙法”:牙刷45度角对准牙龈沟,短距离水平颤动,看似简单但90%的人做不对。 3. 巧用冲牙器:水压能冲走牙缝深处40%的软垢,尤其适合戴牙套的人群。 4. 控制血糖和压力:血糖波动会加剧牙龈炎症,而压力大会导致夜间磨牙加重牙周负担。
误区一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 :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反而阻止了进一步。 误区二:“孕妇不能治疗牙周病” :孕期激素变化更易引发牙龈炎,孕中期(4-6个月)是的治疗窗口期。 误区三:“掉牙是自然衰老现象” :只要维护得当,80岁保留20颗健康牙齿完全可能,牙周病才是掉牙主因。
Q:治疗牙周病一般需要多少钱? A:基础洗牙约200-500元,深刮治疗按牙位收费,单颗牙100-300元不等。早发现能省下90%治疗费。 Q:牙周病能自愈吗? A:不可能!就像伤口感染不会自动,必须干预。拖延治疗会导致治疗成本增加3-5倍。 Q:治疗后牙齿敏感怎么办? A:这是暂时现象,2周内会逐渐缓解。期间可用感牙膏配合温水刷牙。
记住:牙周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,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用“上火”安慰自己,及时就诊才是对自己牙齿大的负责。